在即將踏入2015年之際,P2P網貸迎來歲末大考驗。一方面P2P網貸的借款人很大一部分都是中小企業,當前我國宏觀經濟環境仍舊低迷,這些企業運營往往都有較高的負債率,雖然年底央行進行政策上調整,希望可以通過降息,來緩解中小企業的融資成本壓力,拉動經濟增長,緩解擠兌現象。但是,P2P網貸在面臨迎來剛性兌付的同時,也遭受牛市的吸金效應,在上證指數從2400多點直沖3000點關口后,各路資金瘋狂涌入A 股市場,其中P2P網貸資金流出異常明顯。
速途研究院分析師團隊根據互聯網金融平臺發布的相關數據,并對近千家互聯網金融進行調查,解讀P2P行業發展的趨勢。
(速途研究院制圖)
11月網貸行業整體成交量達313.24億元,環比10月增長11.33%,網貸行業成交量仍然保持增長趨勢。年底網貸行業資金仍然緊缺,借款逾期現象頻頻出現。中小平臺因自身資本實力較弱,風險承受能力較差,面臨年關難度的局面。而一些大平臺,依托自身雄厚的資本實力,較強的風控能力,受到影響較少,并通過雙十一等推廣活動,提升平臺軟件實力,吸引投資人,提升交易規模,促進行業洗牌,進一步占有市場份額。在一系列促銷推廣的帶動下,平臺的成交量呈現大幅上升,預計2014年網貸市場成交量將超2500億元。
(速途研究院制圖)
從2014年全國P2P網貸日均人數走勢可以看出,2014年11月份,全國P2P網貸參與人數日均達到13.54萬人,較上月日均10.57萬人,增加了2.98萬人,上升28.1%。11月,通過“雙11”等推廣活動,平臺聚集了大量人氣,另外年底不少平臺兌付壓力較大,為了留住資金,平臺宣傳力度將進一步加大,以吸引投資人,預計年底行業日均人數將突破15萬人。
(速途研究院制圖)
針對全國1540家P2P交易平臺進行調查發現,5000萬以內交易額平臺的占比達到82.81%;5000萬-1億交易額平臺的占比達到14.32%;1億-5億交易額平臺的占比達到2.56%;5億以上交易額平臺的占比達到0.31%。
通過占比發現11月全國P2P市場交易額繼續向小微平臺集中,5000萬交易額規模以上的平臺占比僅為17.19%,大額融資的P2P平臺逐步開始告別網貸市場,多以個人融資與中小企業為主的小額貸款占比繼續走高。
(速途研究院制圖)
根據11月全國P2P網貸成交額利率統計發現,10%以內利率的成交額占比逐步增大,其占比為8.3%;10%-18%利率的標的增多占比達到50.3%,達到半壁江山;18%-24%以上利率占比為30.08%;24%利率占比為11.32%。
網貸行業平均綜合收益率繼續下降,受此次降息影響,網貸平臺的利率可能進一步下調,特別是將貸款利率控制在銀行基準利率4倍以內的平臺。預計2014年底,網貸綜合收益率將控制在15%的邊緣。
(速途研究院制圖)
從11月全國P2P網貸成交額期限可以看出,1-3個月內完成交易的占比最多達到59%,短期貸款可以讓年化利率最高達到16%以上。從網貸成交額期限可以看出,未來如果利率繼續下降,那么將有很大一部分不具有規模效應,或者沒有特殊盈利模式的平臺將消失,理由很簡單,因為融資者群體對于利率的敏感度是最強的,當進一步下跌的預期越來越強時,沒有人會愿意用現在水平來融資,他們認為可能等一等利率會更低。
(速途研究院制圖)
11月,新上線網貸平臺105家,問題平臺40家,網貸行業目前正在運營平臺達1540家,環比上月增加4.48%,較上月有所提升,預計年底網貸運營平臺將達到1600家。11月問題平臺數量再次打破記錄,其中浙江省在11月問題平臺數達到11家,成為各省問題平臺之冠。
(速途研究院制圖)
11月過億成交量平臺達到59家,較10月新增8家平臺,59家平臺累計成交量超183.22億元,占總成交量的58.49%,占比較上月有所下降,資金流量加快向大平臺集中,尋求風險規避。其中,紅嶺創投、陸金所、溫州貸、鑫合匯、有利網、微貸網、積木盒子、PPmoney、盛融在線、人人貸本月成交量位居前十位,累計成交量達93.96億元,占比達30.04%。紅嶺創投本月成交量達到27.56億元,位居第一位,較上月增加了9.98%,其中“雙11”當天成交量達到5.53億元。有利網再次進入前十,主要與其在11月加強推廣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并且有利網在強勢的推廣之下,還積極推出全新投資理財計劃方案,以適應廣大投資人群的需要。但是網貸利潤率逐步降低,未來收益盈利模式還沒有完善,在大肆推廣燒錢搶占市場的同時,還要結合自身的優勢尋找有效的商業模式才是未來發展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