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途研究院:2016年Q2移動電臺市場報告

速途研究院9月30日報告 移動電臺行業一度是資本市場的寵兒。在經歷了兩年在集中爆發后,整個行業變得冷靜下來。對于移動電臺行業來說,用戶增長已經不是行業當下的最大問題,用戶的移動收聽習慣也已經初步養成,而對贏利模式的探索已經迫在眉睫。內容收費、音頻硬件是當下移動電臺廠商的主要發力點,而基于地理定位的音頻廣告設想也在討論聲中也逐漸變得清晰。
速途研究院分析師團隊根據互聯網已經公開的市場數據和監測數據,結合相關用戶群體取樣調查,分析討論中國移動電臺市場發展現狀及發展趨勢。
市場增速開始放緩
(速途研究院制圖)
自2012年始,國內的移動電臺市場開始繼音樂市場后爆發。市場規模每年都以較高的增長率持續提升,用戶對于音頻獲取內容的方式趨之若鶩。時至今日,國內的移動電臺用戶已經數以億計,用戶的音頻收聽習慣初步養成。移動電臺市場增長開始進入瓶頸期,2015年移動電臺市場為8.25億,預計今年市場在低速增長下將達到15.6億。
用戶增長進入平緩期
(速途研究院制圖)
這里所指的用戶規模,是每季度平均在線的用戶規模。如果從注冊用戶來說,僅喜馬拉雅FM上半年的注冊用戶就已經突破2.5億。在移動電臺的大力推廣和與手機廠商的合作下,移動電臺正在逐步像手機閱讀一樣,成為人們手機中的自帶軟件。人們也逐漸習慣了它的存在,所謂用戶增長,更多的是用戶打開率、注冊率開始上升,對于移動收聽內容的習慣進一步養成。今年第二季度移動電臺用戶規模達到7216.3萬,較去年同期增長32.5%。
一家獨大、多方割據的市場格局
(速途研究院制圖)
觀察今年二季度的市場格局,不難發現移動電臺市場的激烈競爭。從各家所占市場份額來看,喜馬拉雅繼續保持了高速增長,內容硬件的雙重擴張奠定了其市場第一的位置。反觀其后,蜻蜓的市場份額已經跌至15.2%,曾經的領頭羊已經難保在市場第一梯隊的位置。荔枝、多聽、考拉的市場份額占比變化不大,其中多聽依靠車載電臺市場的優勢顯現,超過考拉排在市場第四的位置,而一些小微電臺的市場則是逐步丟失。
書籍、相聲仍是主要關注內容
(速途研究院制圖)
透過第二季度用戶的關注內容來看,有聲書籍依舊以25.6%占據了最大份額。主要原因是由于用戶的有聲閱讀習慣養成后,書籍成為內容涵蓋幅度較廣的方式,不只是有聲小說,各種類型的書籍產品都可以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排在其后的分別是相聲小品分類和音樂電臺,這兩類內容則帶有著明顯的娛樂化傾向。用戶躺在床上,或是在擁擠的公交地鐵中,不論是聽段子或是聽音樂,都是一種放松。
小眾電臺用戶評分較高
(速途研究院制圖)
縱觀當下主流移動電臺的用戶評分,發現整體評分有所提高,排名前十的主流電臺平均評分已經達到8.38分。其中荔枝FM以其清新細致的用戶體驗排在評分第一,達到9.3分,多聽FM以9.1分排在第二,其后的用戶評分均在9分以下。
不難看出,用戶評分較高的移動電臺,往往更加小眾。而對于聚合性的大型電臺而言,往往是重口難調,用戶評分褒貶不一。但在大數據的作用下,個性化電臺正在逐步成為可能。
行業整體用戶滿意度提升
(速途研究院制圖)
通過再一次對移動電臺用戶滿意度的抽樣調查,發現整體用戶對于移動電臺產品的滿意度逐漸升高。其中10.2%的用戶非常滿意移動電臺服務,42.8%的用戶表示比較滿意。不太滿意和很不滿意的用戶比率則分別跌至13.9%和4.5%。盡管仍有近20%的用戶仍舊不太滿意,但行業整體還是取得了進步,作為一種逐漸被大眾接受的內容攝取方式,用戶在使用中遇到的問題也會最大程度的顯現,好在有大數據的技術下,平臺的創新迭代能力正在變強。
問題及趨勢展望
速途研究院分析師團隊認為,移動電臺市場的發展已經初步穩定,行業內開始形成以喜馬拉雅、蜻蜓為主的寡頭格局。
產品層面,隨著大數據技術的逐步成熟,內容紛發、個性化定制成為移動電臺產品的主流,每個人都可以找到自己喜愛的電臺打開方式,并且更多用戶開始以音頻主播的方式參與其中,電臺產品的社交屬性逐漸增強。
關于贏利問題,移動電臺數以億計的用戶移動收聽習慣已經初步養成,且活躍用戶占比不低。這意味著平臺進入贏利期的準備工作已經基本完成,而資本市場的失寵也讓移動電臺行業對贏利模式的探尋迫在眉睫。不論哪一種已出現的盈利模式,車載、家居,或是內容付費,都讓移動電臺廠商們趨之若鶩,然而僅從當下來看,移動電臺的營收規模仍然不容樂觀。一直被眾人看好的基于地理位置的音頻廣告服務在行業內還是杳無音訊,在未來,誰能率先掌握這種基于地理位置推薦的廣告服務,幫助用戶直接嫁接起付費橋梁,就等于打開了贏利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