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這塊“大蛋糕”,越來越多的行業想分食一塊,餐飲業也不例外。互聯網對餐飲業的滲透和融合對餐飲業的轉型也十分有利。從團購、預訂,到外賣、點評,O2O的電商運營模式給傳統餐飲企業帶來了巨大的商機。據市場調研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餐飲O2O市場規模近千億元,占餐飲行業總體比重的3.5%,預計到2017年,全國餐飲業的O2O市場規模將突破2000億元。
餐飲業已經進入了一個嶄新的“大眾化發展時代”,特別對于高端餐飲行業而言,在中國這個反腐倡廉的大環境下,大眾化是其未來發展趨勢。相關市場調研顯示,目前全國餐飲業3萬億元營業額當中,大眾化餐飲占到80%左右。而且,對歐洲一些國家餐飲行業的市場調查顯示,高端餐飲的占比僅有5%,95%左右都是和老百姓及大眾化息息相關的業態。
其中,外賣領域還有巨大的潛力可以挖掘。市場調研國內外餐飲外賣銷售狀況知,美國餐飲銷售中外賣已占到10.5%,盡管這些年,我國的外賣也漸漸火了起來,但外賣市場僅占餐飲業的5%。市場調研小編認為,不久后餐飲行業的線上銷量會超過線下銷量。
然而,讓中小餐飲行業擁抱互聯網,目前來講,仍面臨著不少的挑戰,例如成本和人才的制約、信息化程度普遍比較低等。在線外賣平臺,如同一個大型商場,餐飲企業如要開店,就要繳納租金,這無疑給資金有限的中小餐飲增添了運營壓力。另外,由于越來越多的客戶選擇在線上下單,來店面就餐的顧客數量急劇減少,導致未來很有可能出現一些沒有店面的餐飲企業。這樣的餐廳,只需工廠把飯餐做好,通過物流配送直接送到顧客手中。這對整個快餐行業會形成不小的沖擊。
對于上述的一些情況,業內人士認為,餐飲業與互聯網,互利共贏、搭建好一個生態圈,才應該是未來發展的方向。傳統餐飲企業要重視網絡技術的應用和加快信息化建設,互聯網企業則應該切實替餐飲企業考慮,從解決實際問題出發,為餐飲企業提供更為有效的解決方案。另外,產品思維的運用對生態圈的維護和完善也具有促進作用。未來餐飲業要做“極致產品”并迭代創新,走減法、精品化路線,塑造具有自身特色的品牌、粉絲群體和核心競爭力。